第123节(2/2)



第120章

房遗爱对太子殿下的心思一无所觉, 但他刚喝了一杯, 举起第二杯酒水的时候,突然想起守孝的规矩来。

他虽然自认是个纨绔, 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好人或道德完人, 但亲爹房玄龄亡故还没多久,他是需要守孝的。

大唐守孝的规矩也有很多,饮酒作乐就在其中,夜里被翻红浪按理讲究点儿的也不该做, 即使你家三代单传, 也要忍着三年不近女色。

当然, 这些规矩都是摆在明面上的,真的规规矩矩的遵守的人很稀少, 不是没有,但所知道的那种人很多是为了孝顺的名声, 说实在是孝顺给别人看的。

想到他自己在孝忠, 想到他阿耶临死的嘱咐和忧心,房遗爱顿时就没心情和太子殿下喝酒了。

虽然东宫现在被李承乾弄得还算妥帖,不想传出的消息基本上传不出去, 但房遗爱海慧寺开口拒绝掉了太子殿下的盛情美意。

李承乾是忘记这点了。

他对房玄龄也多有敬意,为此还特意向房遗爱道歉了一句。

“本来就是我不孝顺, 连给阿耶守孝的事情都没做好。”房遗爱自嘲道。

他叹了一口气。

其实他不孝顺的事情多了去, 例如和太子殿下不清不白的“交情”, 这才是最大的不孝——

弄不好自己要绝嗣了。

房遗爱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种可能, 但他没有继续深入想下去。

李承乾说不上心里什么滋味, 他心里那点儿隐秘的目的没达成,还是挺失望的,但房遗爱的感受更重要。

房遗爱在东宫的官职自然因为守孝停下,他除了身上的虚职,暂无其他俸禄,按理说是要闭,虽然勋贵人家的规矩没有所谓的世家读书人那么多,但面子上也要过得去,这也是为何很多五大姓连尚公主都兴趣缺缺。

一是大唐的公主脾x_i,ng都不怎么好,贤淑更是谈不上。

二是他们习x_i,ng和规矩还是彼此不太合得来。

……

可其实那些世家子弟,真在利益关键的时候,也是最不遵守规矩的了。夺情他们使用的也很频繁,当然名义上占着忠君的大义,名声利益都有,丝毫不损。

房遗爱是打心里不喜欢所谓的世家,其实他们垄断的利益更多更大,即便是皇帝也得暗地心里盘算着,小心翼翼的触碰这个庞然大物。

前隋怎么灭亡的,深究之下,李渊父子是最清楚的了。

因为他们原就是隋帝国的世家,光是杨广的科举制度,就一下子得罪了全天下的世家。

因为科举选拔人才官吏制度,是在彻彻底底的绝世家垄断的利益,虽然众人都知道它于国于民好处甚多。

房遗爱冷笑,他和太子讨论起这个问题,两人意外对此意见完全合拍。

只不过,他们都知道这事从缓不从急。

房遗爱离开房府,住在自己的新宅邸,他是绝不会去高阳公主府的。

当然,他的新家也绝不会欢迎高阳公主驾到的。

何况,按太子的安排,高阳此时正乐不思蜀,沉浸在她所谓的爱情中。

房遗爱不觉得这事卑鄙,高阳又不是天真的纯情女郎,那“身亡”的辩机和尚早已被她抛到脑后了,当时她不也是曾欢喜人家不得了么。

太子的办法很成功,加上房遗爱现在“得罪”了皇帝,又因为守孝身上无官无禄,竟是被她鄙薄了一番。

没有她高阳在,房遗爱怎么会有爵位继承,怎么抢得过他大哥房遗直。

高阳完全没有想过,房遗爱早就不想跟房遗爱抢爵位继承,男子汉大丈夫,他现今又不是没能力,何必让房家内乱,还伤了兄弟情。

他和大兄房遗直两人恳谈了一番,房遗直心底感叹房遗爱这两年的变化之大,兄弟俩的感情加厚。

太子这边这边发动人脉帮忙,高阳公主那边也被情人花言巧语弄得放弃房遗爱,也觉得和离对她是一件好事。

她已经从房家得不到她想要的,何苦为了名声不能光明正大的和情人在一起。

皇帝的女儿从来不愁嫁。

她缠磨着李世民同意她和房遗爱和离,而皇帝陛下问过房遗爱的意见,自然是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这夫妻俩彼此厌恶,满朝皆知,随着房遗爱的名声传开,不知长安城的底层百姓皆知,甚至有传扬到全大唐的趋势。

加上高阳公主这个不省心的女儿的fēng_liú作风,李世民抽动嘴角,最终还是决定让两人和离。

和离的事情低调进行,不过皇家没错,错的是房遗爱不识抬举,对公主不好。

总之和离的旨意,是找了房遗爱本人的一个错处,现成的东征违抗旨意,私出将兵,攻打“友国”,引发了灭国之战,残暴血腥之行,让皇家忍不可忍……

——圣人很愤怒,房遗爱你就给我滚开!

这是房遗爱总结出的意思,黑锅背了一下,但他甩开高阳公主,已经是足以让他高兴至极的事情了。

反正,他现在守着孝。

皇帝把房遗爱身上仅有的散骑常侍虚职俸禄给lu 掉了,让其闭门思过,正符合房遗爱的处境。

深究之下,房遗爱并没有损失什么利益,不过是丁点儿钱财米粮福利。

如今的房遗爱是白身一枚,彻彻底底的平民百姓。


状态提示:第123节(2/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